客服热线:400-000-9931
热门搜索:增资股权房地产
有研金属复材技术有限公司增资项目 发布时间: 2023-11-23
  • image004.jpg
项目性质:

国有

所在地区:

北京市市辖区怀柔区

交易金额:

面议

截至日期:

2023-12-14

剩余时间:

已过期

联系方式: 登录后查看联系方式

概要及推荐理由

推荐人:

孙丽伟

标 签:

股权

有研金属复材技术有限公司是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所属二级公司,主要从事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和有色金属特种成形技术的研究开发及生产制造,主要产品包括铝基复合材料及制品、铝合金细晶均质铸棒及精密管型丝材等制品、特种铜合金和特种镁合金等产品。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电工电子、兵器、船舶、核工业、汽车、通讯等领域。公司是国家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市金属先进成型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建设单位,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旋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项目简介 项目详情 受让条件

一、交易条件

增资条件  :以正式披露信息为准。

拟募集资金金额:择优确定。

拟新增投资方数量:以正式披露为准。

拟募集资金对应持股比例或股份数:以正式披露为准。

融资方所在地区:北京市怀柔区。

融资方所属行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二、公司简介

1、基本情况

有研金属复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复材)是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所属二级公司,除北京本部外还拥有厦门火炬特材、有研复材(廊坊)、有研复材(忻州)等3家全资或控股公司。

有研复材主要从事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和有色金属特种成形技术的研究开发及生产制造,主要产品包括铝基复合材料及制品、铝合金细晶均质铸棒及精密管型丝材等制品、特种铜合金和特种镁合金等产品。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电工电子、兵器、船舶、核工业、汽车、通讯等领域。

有研复材是国家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市金属先进成型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建设单位,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旋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拥有授权专利200余项,牵头或参与制定“电子封装用硅铝复合材料”、“航空用碳化硅铝复合材料锻件”等国军标标准2项,近三年累计获得省部级一等奖4项,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军工等项目30余项。

有研复材现有员工400余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100余人。拥有硕士和博士培养点,累计培养研究生100多名。公司先后荣获 “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和“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有研复材将坚持新发展格局,秉承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强企战略,开展原创技术和产品开发,为国家重大工程、国防军工等行业提供关键材料和零件,肩负起科技型中央企业责任和使命。

image002.jpg

2、国家级工程中心

国家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复合中心)是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于1992年4月批复,1996年验收通过。复合中心建设初期主要从事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有色金属半固态加工技术、喷射成形技术、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先进雾化技术等研究开发工作。

复合中心自建成以来,聚焦“四个面向”,强化工程中心顶层设计,坚持新材料新兴产业系统布局,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实施为目标,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应用,支撑解决 “卡脖子” 技术问题,加强工程中心持续创新能力建设,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切实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提升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坚实支撑。

复合中心以金属基复合材料为核心领域,形成了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及相关材料先进特种制备加工技术两大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先进热管理材料、先进控制凝固与成形技术、高性能金属零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特种塑性加工技术、高性能金属粉末雾化技术等,主要产品包括铝基复合材料、铝合金精密管材、铜合金产品、牺牲阳极产品、细晶均质铝合金铸锭、新型锰铜精密电阻材料、镁合金管型材和钛合金线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电工电子、船舶、汽车、通讯、核工业、眼镜乐器、腐蚀防护等领域。

复合中心先后建成我国第一台25kg级高真空、双感应加热惰性气体雾化设备、致密金属激光快速成形设备、电磁搅拌半固态坯料制备及六工位二次加热设备,以及50kg级和100kg级真空惰性气体雾化设备、喷射成形设备、高能球磨设备,并引进和开发了超声雾化设备等。

1992~2022年,复合中心累计承担国家“863”、“973”、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工配套等项目200余项,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近200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获科技进步奖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实现孵化高科技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及制品生产线5条,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高技术产品,成功孵化北京康普锡威科技有限公司、有研金属复材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入股湖南文昌公司、南京驰运公司,实现科技成果转化5项,成果转化收入超过5000万元,服务国内用户单位超过千家,技术开发服务收入累计超过1亿元。

3、北京市工程中心

北京市金属先进成形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于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交通运输、电子、军工、航空航天、医用等领域应用的高品质金属结构件以及功能件为目标,开展高性能金属材料及其先进成形技术开发,计算机模拟技术开发,失效分析技术开发,以及相关技术的工程化。主要研究内容:

先进成形制造技术开发:主要包括半固态成形技术,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细晶均质凝固铸锭技术,金属粉末制备成形技术等。

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开发:主要包括高通量合金设计与快速开发,特种成形过程数值模拟技术,多尺度组织与性能预测等技术。

失效分析技术开发:针对高品质金属零部件应用过程中的失效问题开发相应的无损检测技术与失效分析方法,实现零部件应用寿命预测。

先进成形制造技术工程化推进相应先进成形制造技术工业化应用。

三、主营产品

1、有色金属功能复合材料

有研复材在功能结构复合材料方面,为解决军工电子高功率化、小型化面临的散热-结构一体化需求,采用自主产权技术创新开发了热膨胀系数7~11×10-6/K、热导率150W/(m·K)的T/R组件壳体用硅铝、梯度硅铝封装复合材料;热导率600W/(m·K)的石墨铝散热复合材料以及热膨胀系数6.0~8.0×10-6/K与GaN、GaAs芯片匹配良好,热导率达到480W/(m·K)以上的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开发的产品在我国重点型号雷达、卫星、导弹、战机等装备上大批量应用,较好地解决了电子功能模块的封装散热问题,为电子装备升级换代做出贡献。

(1)高导热石墨铝复合材料

高导热石墨铝复合材料,主要牌号有AG03(热导率300W/(m·K),强度300MPa)、AG06(热导率600W/(m·K),强度180MPa)等,具有良好的机加工成形性能和涂覆性能,产品尺寸最大达到1米以上。主要应用于卫星电子、机载电子/导航、武器控制、雷达、特种计算机,以及5G通信、消费电子的散热结构件。石墨铝散热产品(军用)具备万件以上供货能力。

(2)高导热金刚石铝

高导热金刚石铝复合材料散热构件,主要牌号有40%D/Al、50%D/Al等,热膨胀系数(6.0~8.010-6/K)与GaN、GaAs芯片匹配良好,热导率达到480W/(mK)以上,具有良好涂覆和焊接工艺性能。主要应用于芯片/器件热沉及散热结构件。金刚石铝材料及结构件产品具备5万件以上供货能力。

(3)硅铝复合材料

电子封装用硅铝复合材料,主要牌号有27%Si/Al、50%Si/Al、70%Si/Al等,热膨胀系数与典型陶瓷基板匹配良好(在6.5~17.010-6/K之间可调),热导率大于130W/(mK),具有良好的机加工、涂覆和焊接工艺性能。主要应用于微波部组件及各类功率器件封装壳体。材料年供货量50吨以上,壳体类制品30万套以上。

(4)梯度复合材料

电子封装用梯度复合材料,是由硅铝复合材料、碳化硅铝复合材料、铝合金等单一材料以特定结构形式通过高温高压一体成形方式组合制成的多功能一体化复合封装材料。主要品种包括50%Si/Al+6061Al、50%Si/Al+70%Si/Al、50%Si/Al+38%Si/Al等,主要结构形式有层状复合结构、局部镶嵌结构等。通过材料/结构复合解决了材料基本物性、加工/焊接工艺性、成本等特性之间的兼容问题。主要应用于微波部组件及各类功率器件封装壳体,梯度复合壳体产品具备5万套以上供货能力。

2、有色金属结构复合材料

有研复材在金属基结构复合材料方面,开发了高强韧耐疲劳碳化硅铝航空锻件,替代铝合金应用于国产重点型号直升机,构件寿命提升3倍,实现批量装机,为解决军用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做出贡献。

(1)高强高韧铝基复合材料

航空、航天、舰船、通讯雷达等关键结构件要求所用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韧、高模量、耐疲劳综合性能,中低体积分数碳化硅(15-25%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铝合金基体与陶瓷颗粒组元适配组合、粉末冶金与塑性成形工艺、可以获得满足不同领域使用要求的性能材料及零件。SiC/2xxxAl高强韧耐疲劳复合材料应用于各类直升机旋翼系统的夹板、动环和不动环等锻件,属于Ⅰ类模锻件,满足直升机旋翼连接件对材料的需求;SiC/7xxxAl复合材料具有高达600MPa的超高屈服强度,100GPa以上的弹性模量,应用于舰船与导弹的筒体、各类战斗机的承力大梁产品;SiC/6xxxAl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成型性,产品包括航天火箭挤压桁条、滑轨,轧制核屏蔽板材,导弹旋压筒体,战斗机、航天器蜂窝板蒙皮,平板电脑等3C产品的箔材(最薄0.1mm)结构件。

(2)高精密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

高体积分数碳化硅颗粒(30-65%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备轻量化、高性能、长寿命、高效能的特点,是满足先进航空航天、激光通讯、舰船兵器等零部件实现需求发展的关键材料。高精密惯性导航零部件的弹性模量和比模量为铝合金与钛合金2倍以上,热膨胀系数约为铝合金的1/3,显著提高惯导器件在力/热双重载荷作用下的系统精度稳定,其轻量化、高精度、抗热震、稳定性好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等的惯性导航系统,以及航天遥感相机支撑结构件,相机及激光通讯的反射镜产品。

3、铝合金材料及制品

(1)铝合金半固态压铸件

有研金属复材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展铝合金半固态压铸单位之一,依托北京市金属先进成形制造工程技术中心的研发实力,率先采用高固相分数半固态浆料实现半固态压铸零件批量化生产,拥有国内领先的半固态加工技术,研发领域覆半固态合金材料、浆料制备技术及工艺、半固态成形加工技术及高性能铝合金产品。公司目前与国内企业合作建成国内首条年产能240万件复杂汽车零部件半固态压铸生产线。主要产品各类接头、制动卡钳、增压器压叶轮等产品,部分零件已经通过装车试验,实现批量生产。

(2)电磁搅拌细晶均质铝合金铸棒

有研金属复材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展铝合金半固态触变成型技术用铝合金铸棒开发生产单位之一,在此基础上针对高强铝合金合金化程度高,凝固区间宽,铸锭在非均匀凝固过程中温度场和流场分布不均匀,铸锭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和开裂,凝固组织粗大不均匀,化学成分偏析严重等问题,通过施加电磁搅拌实现了凝固过程中成分场、温度场和凝固组织的精确控制,电磁搅拌细晶均质铸造技术及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细晶均质铝合金实心和空心铸锭化学成分均匀,Φ600mm以下规格合金成分偏差在10%以内;含氢量[H]≤0.12μg/g;铸锭组织均匀细小,其中Φ630mm以下铸规格锭晶粒度整体1级,Φ880mm规格铸锭晶粒度1.5级;铸锭少无冶金铸造缺陷,超声波探伤满足A级要求,产品质量优异。有研金属复材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展铝合金半固态压铸单位之一,依托北京市金属先进成形制造工程技术中心的研发实力,率先采用高固相分数半固态浆料实现半固态压铸零件批量化生产,拥有国内领先的半固态加工技术,研发领域覆半固态合金材料、浆料制备技术及工艺、半固态成形加工技术及高性能铝合金产品。公司目前与国内企业合作建成国内首条年产能240万件复杂汽车零部件半固态压铸生产线。主要产品各类接头、制动卡钳、增压器压叶轮等产品,部分零件已经通过装车试验,实现批量生产。

四、技术服务

1、半固态成型技术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发现,金属材料在凝固过程中施加强烈的搅拌,可以打破传统的枝晶凝固模式,形成近球状的组织,从而得到一种液态金属母液中均匀悬浮着一定球状或类球状初生固相的固—液混合浆料,即半固态浆料,这种浆料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触变性,采用这种既非液态又非完全固态的金属浆料跟常规加工方法如压铸、挤压、模锻等结合实现成形加工的方法称为半固态金属加工(Semi-Solid Metal Processing,简称SSM)。从理论上讲,凡具有两相区的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均可以实现半固态成形加工。该方法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一种先进的成形加工技术,完全基于半固态金属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流变学性能,即触变性:当半固态金属坯料所受的剪切力不大时,坯料具有很高的粘度近似固态,可以方便地放置和搬运;而当受到较大剪切变形时,坯料便表现出较小的粘度可以像液态一样随意流动成形。但是采用具有枝晶状初生相组织的固—液混合体成形加工时,由于枝晶状组织的相互搭结、缠绕,变形阻力大,流动性很差,固液相极易分离,产生严重的热裂与宏观偏析。因此,半固态金属成形具有多方面的优点:相对于普通液态成形(如压力铸造或挤压铸造),由于半固态浆料中已有一半左右的固相存在而且温度低于液态金属近100℃,因此可以消除常规铸件固有的皮下气孔和疏松等缺陷,而且模具寿命成倍提高;相对于常规固态成形(如模锻或挤压),由于半固态浆料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因此变形抗力极低,可以一次加工成形复杂的零件,减少了成形道次、模具投入及后续机加工量,而力学性能则与固态锻造相当。正是该技术具有的独特优越性,一经出现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研究机构、相关企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相继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开发,被称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金属成形加工新方法。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下属有研金属复材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展轻合金半固态成型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朔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最初的半固态研究课题组发展到目前集科研、开发与生产于一体的半固态成型高技术产业公司,研发领域覆盖半固态合金材料、浆料制备技术及工艺、半固态成型模具设计、半固态产品成型工艺及技术。

image010.jpg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有研金属复材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研究水平最高的半固态技术研发队伍,在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电磁搅拌制备技术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其研究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在产业化推广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目前与外部企业合作已建成6条铝合金半固态压铸件生产线,批量为汽车和通信行业提供铝合金半固态压铸件累计达300万件以上,未来公司将继续开展新产品开发,为下游行业提供半固态成型技术和产品。

2、激光增材制造与修复技术

通过高功率激光熔化同步输送的合金粉末、逐层堆积材料,直接由CAD模型得到具有致密组织和良好性能的近终形零件。该技术可缩短零件制造周期、提高材料利用率,在材料组成、组织及性能控制方面具有高度的柔性,特别适用于复杂外形小批量高性能金属零件的直接制造、高附加值零件的高质量修复以及新型材料和复合结构的一体化制备等。

激光熔覆修复技术通过激光熔覆逐层堆积材料实现受损零件尺寸及功能的恢复,具有熔覆精度高、对基体热输入及热影响小、界面及熔覆材料组织性能优越、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是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单晶叶片、飞机部件等高附加值零件高质量修复的重要发展方向。

激光熔覆涂层技术通过激光熔覆特制合金粉末,制备出符合性能要求涂层的一项技术。熔覆涂层具有优异的性能:界面结合强度高,涂层稀释率低,对基体热影响小,为快速凝固组织,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是制备具有耐磨、耐蚀、抗氧化、自润滑等高性能涂层的重要发展方向。

3、旋压技术

旋压是用于成形薄壁回转体工件的一种加工方法,是制造空心锥体、筒形件、半球体和薄壁管材等精密制品的有效方法。金属旋压成形具有制品表面质量好、光洁度高、尺寸精度高以及制品范围广、成本低廉等优点。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是国内最早研究旋压技术的企业,积累了丰富的旋压技术经验和理论知识,也是旋压学术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是《旋压工艺编制原则》标准和《旋压件设计规范》的起草单位。

大直径薄壁产品、异型件产品、以及旋压工艺和理论的研究是我们的专长,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部级奖励,为军工产品和民用产品的开发、研制和生产作出贡献。我单位可以生产加工直径在60~2200mm,长度在3000mm以内,壁厚0.5~40mm的筒体和简单旋转体,也可批量生产高精度高难度的各种合金薄壁管,可旋压的合金包括钛合金,铝合金,铜合金,镍基合金等。

可生产的典型类产品如下:

image011.png

image009.jpg

五、财务状况

image005.png

六、股权结构

image006.png

七、对外投资

image007.png

八、项目图片

image008.jpg

image013.jpg

交易方式: 增资扩股
控制权: 全资或绝对控股
发展阶段: 初创期
转让/增资的股比: 面议
以正式披露信息为准。

推荐项目

总评

0.0

综合评分

0.0

登录后查看名片信息

登录查看

服务热线

400-000-9931
周一到周五8:30-17:30

邮箱

service@369qyhl.com

平台优势

权威背景 真实有效 匹配精准 资源丰富 服务专业

关注权易汇服务号
精准项目匹配

关注权易汇订阅号
每日优选推荐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635号  |  京ICP备18045501号  |  京ICP证B2-20190634号 © 2016-2025  北京权易互联网络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